新闻详情
茅台,你还涨吗?——听听老酒藏家解读茅台
发布日期:2018/1/14  浏览次数:1850

茅台真火了,排队买酒,网上秒杀,限价买不到货,即便是加价仍然一酒难求,很多人问我茅台还会涨吗?茅台股票还会涨吗?

我用了很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老百姓都认可茅台?为什么茅台会涨,而且一酒难求?在本文中,我尝试从我的角度给予分析,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

茅台的成功,离不开政治土壤

民国时期,中国的国酒是绍兴黄酒(见下图),饮用黄酒,不淡不浓,恰似中国人醇厚敦朴的“中庸”性格。不仅如此,当时有身份的上层社会喝的也大多是黄酒,清宫秘方中使用的也大都是黄酒,因此才会有“黄酒价贵买论升,白酒价贱买论斗”的说法。

解放战争胜利后,国民党离开台湾。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,中国酒业悄然发生变化——征战期间,酒可壮行、可壮胆,既是英雄的死别之酒,又是壮士的凯旋豪酒。在特殊的战争时期,曾经更多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的白酒,开始得到更高层面的普及:人们逐渐改变了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,开始逐渐适应口感更重、味道更浓、感官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。


霞浦特产网电商产业园

战争期间,在茅台镇的茅台酒,遇上了红军。红军来到遵义,在这个几乎未被侵扰、物产众多、人民安家乐业的边陲小镇喝到了赤水河酿造的美酒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1935年,遵义会议的召开,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,回归到红军的领导核心上来。民间于是有了,“茅台、毛(上)台”的谐音说法。政治术语的隐喻,总是显得颇为玄妙,一句“下台剪彩”也许就从此就别仕途,而茅台,得此“上台”之先天优势,也许便注定了它未来向上发展之路。建国初期,各种庆功宴上,当时的开国元勋一来对茅台口感念念不忘,二来顺势借着“茅台”二字的谐音之妙,顺应着局势发展的主流,茅台逐步站到党酒行列。我尝想,中国企业,倘若要想经营好,政治经济学是绝对应该好好学习的。

茅台的成功,离不开“放弃”二字


我是不太相信“物美价廉”这个说法的,一个产品的品质与价格往往是成正比关系(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噱头产品除外)。茅台酒的成功,离不开酒厂的放弃,这种放弃,换句话说,便是对品质的坚守。

放弃追逐:中国白酒的香型,潮流一直在更迭,清香、浓香都曾经风靡全国,引领市场,国内无数酒厂马上跟风追逐,于是,我们不难见到,一些原本生产酱香型的酒厂改而生产浓香。多年来,茅台酒坚持品质,这在中国鲜少有酒厂能够做到。茅台酒坚守九次加曲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,三年窖藏,五年出厂,对于在人心浮躁、求快求量的当下,配得起当今最流行的“匠心”二字。茅台的灵魂人物季克良先生,当年作出香型坚守,储存时间坚守的决定,高瞻远瞩,令人生敬。


放弃易地:茅台的品质坚守,更在于扎根茅台镇。事实上,稍微了解一些茅台酒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茅台曾经有过“易地茅台”的试制历史,数十年,人们梦想将茅台酒全盘照搬,却无奈,工艺原料皆可照搬,却无法克隆赤水河的风土、微生物,还有微妙的茅台历史传承。

不过,有关“易地茅台”,我想借此机会提出一个新的观点。很多人都说,离开茅台镇,酿不出好茅台,易地茅台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但查询史料,我们不难发现,当年易地茅台的鉴定会报告最终的结论是这样的:“经过严格的品评、暗评,结合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,专家们达成共识——试制品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,易地试制酒是可以实现的。”所以,易地茅台并没有失败,相反,因易地茅台而承续下来的“珍酒”颇具酱香典范。然而,南橘北枳的道理延续千年,专家们还是提出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气候特点,灵活掌握运用茅台根本工艺,瞧,最终,茅台,还是茅台镇的茅台。

经过长时间的尝试,茅台放弃了搬家的打算,选择扎根在酿酒环境理想而生存环境相对闭塞的茅台镇,这样的放弃,放弃了产量,但坚守了茅台正宗的风土,又无形间成就了一段佳话,成为茅台坚守品质的又一力证。

放弃新工艺: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是茅台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品质,赢得消费者交口称赞的根本原因,本可以机械化生产的,仍然采用手工作业。在当今中国讲品质如一,首推茅台。

茅台的成功,在于经营思路

在我看来,茅台是中国酒厂中少数的几个坚持“我是卖酒、不是卖包装”的企业。一瓶简单的乳白玻璃瓶,一个简易纸盒,这便是最简单的酒的形态,然而,茅台成功做到了用这样的“光瓶酒”理念,将酒变成了中国酒类的奢侈品。

数十年来,茅台坚持瓶型不变,商标大体不变,明显的辨识度,让全中国老百姓都知道,这就是茅台瓶。反观国内市场,包装华丽的酒产品层出不穷,有些中国名酒发展至今,无论外形、甚至香型都已经面目全非。

茅台经验告诉酒厂——换个广告语,换个包装也许在消费者不理性的时代可以成功大卖,但如今,消费者选择商品日趋理性,他们越来越看重品质、看中体验,而非看重华而不实的包装,一个酒厂的产品倘若不能回归本质、回归初心,那么势必是不能走得太远的。

茅台的成功,在于传承理念

茅台品牌强大,茅台销售火爆,这样的茅台,用商业化的思维,是大可不需要经销商、完全可以自营的。

然而,茅台坚持传承理念,将品牌传承与经销商的利益紧紧延续,高峰时期,这些经销商受益赚钱;倘若有低潮时期,相比这一批茅台的忠实拥趸必将不离不弃。我相信,很多人都将此作为可以家族传承的事业,这便是茅台的高明。

茅台的成功,在于酒是嗜好品

由曾经的政商驱动引导,有着稀缺的产量,茅台让中国最有实力的中坚人群爱上了酱香型的口感,不仅如此,还让这群人坚信茅台口感才属正宗。酒是嗜好品,爱喝茅台的酒友,许难再接受别的香型和味道。而茅台酒作为香型中的高端品,已为国人所普遍接受。(当然,这点,也是我所持异议之处,尽管国人大都认同酱香型是香型中最高端的,我却始终坚持,香型无贵贱之分。一方水土、一方香型,在饮酒这个问题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香型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。就我本人而言,无论是清纯到底的清香型白酒、还是窖香浓郁的浓香型、抑或是清、浓、酱兼备甚至带有一些芝麻香气的老特香型酒,都是我认为独具白酒气质的品类)。

茅台的成功,在于收藏概念的推动

茅台酒收藏的推动,将一款酒饮品变成文化收藏投资品,这是茅台对老酒收藏行业做出的极大贡献。由于酱香型酒储存时间长,色泽会越加见黄,因此符合老百姓心目中好酒的标准,不仅如此,酱酒经过长期储存,口感将更加醇厚、陈味更加丰富,因而被老百姓认为是最适合收藏的香型。因此,收藏茅台酒,成为当下人们的不二选择。不仅如此,茅台的年份增值理念深入人心,每个年份的茅台价格不同,每年价值递增10%-15%,在全国酒厂中,唯茅台可以做到。历年来,老茅台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,更是为品牌的高端形象助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茅台自身亦坚守收藏理念,一次与季老的聊天中,我得知,从2000年开始,酒厂便每年都储存几十吨产品,足可见,这种对于收藏的推崇,茅台贯彻其中。

写在最后的话

分析茅台成功的思路,并非为品牌光唱赞歌,不囿人所托,不言过其辞,是我一贯的文字标准。此文旨在通过分析事实,引发思考。酒的品牌,好似一棵大树,有好的基因、好的土壤和种子,充足的阳光和雨水,有人维护,成功似是必然。而中国千万酒厂,倘有天想要枝叶参天,则必思考这些成长要素。

然而,最后我仍要提醒消费者们,茅台虽好,还是要担心人为炒作存在的泡沫。就我目前所知,经销商囤积居奇的现象比比皆是,而市场对茅台反映出的过度兴奋,在我看来,还是真的过头了。

】 【顶部】 【返回
关注更多:关于我们  联系我们  资料下载  招聘信息  最新公告  客户留言  友情链接